245处文物点见证历史 ——孝南区四普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
自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,孝南区普查工作专班历时10个月艰苦奋战,于2025年3月22日圆满完成田野调查及数据采集上传工作,普查工作进度在全市名列前茅,成效显著。在此次普查工作中,孝南区采用“科技+传统”的工作模式,普查队员配备高精度RTK测量仪、专业无人机等现代化设备,走遍全区16个乡镇(场、街),对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方位、立体化的调查登记。通过科技赋能,实现了文物点的精准定位、矢量采集和数字化建档,极大提升了普查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
经普查统计,孝南区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45处,其中复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点219处,新发现文物点26处。从类型上看,包括:古文化遗址65处、古墓葬134处、古建筑34处、近现代重要史迹12处。这些文物点的时间跨度长达数千年,上至新石器时代,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完整展现了我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脉络。特别是新发现的26处文物点,为研究孝南区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。
目前,普查工作已转入数据质量复核阶段。下一步,孝南区将重点做好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工作,让文物“活”起来,讲好孝南故事,为文化强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