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陆:激扬乡村振兴“主旋律”
安陆:激扬乡村振兴“主旋律”■丁佳怡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,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。安陆市深入贯彻大会精神,响应党中央号召,学深悟透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结合本地实际,多措并举踔厉书写乡村振兴“新答卷”。
立足根本,发展特色产业。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,要坚持依靠当地的气候类型和自然资源,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。孛畈镇曹畈村,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,宜种植冬桃。当地以此大力发展果园种植业,村民多次去外地学习先进种植技术,改良农产品,提高产量,也借助互联网+、直播带货等创新技术,打开知名度,带动销量。种植冬桃不仅促使农民增收,也带动了当地乡村的多元化发展。接官乡长山村,种植了300亩太空莲,每逢夏季,一池碧水、荷花满塘。当地立足于特色资源,找准自己的生态位,成立太空莲基地,采用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模式。太空莲产业规模化、基地化、区域化发展,既能为村集体带来收入,也带动周边村民以获得租金、薪资等方式增收。
科技赋能,助力农业发展。科技是乡村振兴战场上最硬核的武器,要让乡村农业搭上新技术。今年6月下旬,开展的科技特派员下乡服务活动中,专家既到田间地头里对水稻种植情况进行考察,也前往相关农业公司了解其生产经营模式,并对农民所提出的种植问题进行答疑解惑,围绕机械插秧的技术要点向农民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。此活动,不仅为本地企业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七月下旬,正值水稻生长的关键期,也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,雷公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采买绿色环保、低毒高效的农药,利用无人机精准、高效、易操作等特点,开展了大面积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,实现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有机结合。
知人善用,助推产业振兴。天下之治在人才,人才是一切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。乡村振兴,要着力培养一批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“农创客”,起到以“点”带“面”的效果,也要为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。近年来,木梓乡金港村积极挖掘本地乡贤资源,形成合力,发挥“能人带动”作用,带领当地群众增收。该地的乡贤理事会结合本地资源情况,发展香稻和茶叶两大产业,将农业与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融合,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,实现收益增值。雷公镇双河社区开展乡贤摸底排查工作,构建人才数据库,多途径发挥乡贤能人效应。当地乡贤在乡镇政府的帮助下,盘活闲置土地,成立合作社,种植水稻,面积达380余亩,打造自有的大米品牌,彰显本地特色。吸纳20余户农民加入合作社,不仅拓宽周边群众致富路,也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。
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,安陆市在农业现代化、产业振兴、乡村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但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,需要久久为功、绵绵用力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言,梦在心中,路在脚下,只有全社会起而行之,乡村振兴“蓝图”终将成为实景。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