孝南开发区民邦菜市场“变身记”
近日,改造升级的孝南开发区民邦菜市场正式开业,市场宽敞明亮,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、新鲜便宜的蔬菜水果等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,让人眼花缭乱。商户分区域有序经营,各个摊位鳞次栉比、井然有序,人声鼎沸中一片繁华热闹,仿佛压住了冬季的严寒。“现在市场确实蛮干净,各种菜价也天天公布,门口还有公平秤,让我们买菜既舒心又放心。”面对升级改造后的民邦菜市场,在附近住了十余年的张婆婆感叹道。为何会有如此感慨?原来,民邦菜市场经过5年的运行,由开业的红火逐渐萧条,市场秩序混乱,卫生、食品安全状况较差,基础设施陈旧,本该便民的市场让附近居民“闹心”。
经过多次调研,民邦菜市场分散的小业主多,改造难度大。对此,开发区党工委、管委会高度重视,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,区级派驻各市场工作组、城市创建办、社区等组成的菜市场整治工作专班,把菜市场建设作为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内容,将民邦菜市场列入第一批改造的市场,运用“共同缔造”理念对菜市场进行升级改造。从11月份中旬改造方案落地,到12月28日正式营业,整个改造只用时42天,创造了市场改造的“开发区速度”。
规划设计“共谋”。民邦菜市场位于民邦槐荫东岸二期商业街二楼,面积1930㎡,共有商铺44个,均已出售给小区业主。开发区以“商超型”菜市场为目标,由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规划设计,最终设计方案会同业主商户、开发商、社区、群众代表进行审定。大家对于方案给出了自己宝贵的建议,对于合理的建议开发区都予以采纳,对于少数对改造存在疑虑的商户业主,采取现场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劝导,最终达成一致,完成了升级改造前期工作。
升级改造“共建”。升级改造过程中,不可避免会对居民生活、买菜带来不便,也会让商户业主利益受损。开发区想民之所需,设置市场临时安置区,帮助商户搬家,加强执法力量维护秩序,尽量减少商户的损失,并且对寒冬露天经营的商户进行慰问,对他们表示感谢,体现了政府“温度”。同时,在保证工程质量,尽量减少工程噪声的前提下,开发区统筹各方力量,加大建设协调力度,推进工程早日完工。
市场运营“共管”。民邦菜市场之前由业主自主运营,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。开发区积极加强协调,由各方共同商议,引入惠天下超市作为市场运营方,各业主共同参与管理,开发区协调市场监督、消防、执法等多部门监督市场运行,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立行立改。改造前44家商铺只有19家在经营,改造后也为附近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,市场保洁、巡查人员也多为附近居民,商户统一参加岗前培训,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,大家共同营造舒适贴心的购物环境。
市场建设“共评”。按照“服务谁、谁评价”的原则,开发区加强与业主、居民沟通,及时通报项目进展,稳定各方情绪。同时,发动群众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,对不足之处坚决予以改正,收获了众多居民点赞。
改造成果“共享”。经过开发区多方力量协作,改造后的民邦菜市场不仅“颜值”猛增,基础设施持续完善,而且服务更加规范周到,“闹心”市场终于变成了让居民“去得舒心、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”的“三心菜市场”。民邦菜市场也由城市创建的“痛点”变为“亮点”。商户高兴地表示:“以前卖菜的人比买菜的人还多,现在生意比以前好多了,我都忙不过来了。”"改造前的菜市场,地面湿漉漉、黏腻腻的,现在干净整洁,农药检测室、服务台、复秤台等设施一应俱全,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菜市场的印象,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和满意!”开业当天,吴先生到市场买菜,收获了大大的惊喜。
下一步,开发区将进一步理顺各方职责,把公益属性贯穿始终,健全完善运营长效机制,推动市场繁荣发展,让投资者有合理收益,让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。
我觉得没以前买菜方便 没以前好 什么都搞得高大上,但不务实 没有自营区吗?高大上但不符合居民需求的菜场还是少建 做好事 购物环境更好,服务生活更便利,点赞!
页:
[1]